28 丑小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丑小鸭 |
课型 |
新授课 |
设计说明 |
本文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的丑小鸭。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呢? 捧读本文的时候,我们会浮想联翩,学生们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心里更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当他们读得声情并茂的时候,当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候,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同时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惊奇”“羡慕”等重点词。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
||
课前准备 |
1.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及安徒生创作的故事。(师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游戏导入,激趣揭题(用时:2分钟) |
1.做说反义词的游戏。 2.激发想象:男女生合作读一读这几组反义词,边读边想象每组反义词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3.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
1.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对反义词。 丑——美 讨厌——喜欢 伤心——快乐 痛苦——幸福 2.在老师指导下边读边想象。 3.学生齐读课题,给“鸭”扩词。 |
在进行说反义词游戏时,可以是师生互说,也可以是学生互说,形式可以多样,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做好铺垫。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
1.指导学生小组读课文,学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 3.教师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1)分自然段指读,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2)引导学生评价,相机纠正字音。 4.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5.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小组内自学生字。 2.学生认真聆听,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争取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学生认真倾听,争做小老师进行评价,为出现错误的同学纠正字音。 4.学生读准课件出示的句子。 5.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积极参加小组竞赛。 |
教师指导第5个环节,开展朗读竞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采用默读、个人读、接读、齐读、小组赛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开展朗读竞赛,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朗读能力。 |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 |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烘”“卧”。 2.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丑小鸭长什么样。 (2)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剩”“裂”“灰”“蛋”“壳”。 (3)指导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丑小鸭在家里遭遇了什么?用笔画一画。 (2)指导想象: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识记生字“讨厌”“欺负”。 (4)体会丑小鸭的心情,学习“孤”“笆”。 |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汇报。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如:“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火+共=烘。扩词:烘干、热烘烘。 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丑小鸭的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1)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丑小鸭的“丑”。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识记“灰”的笔画。 (3)在教师指导下把自己当成丑小鸭,通过个别读——赛读——齐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丑小鸭遭遇的词句。 (2)学生细读文本,想象丑小鸭的遭遇。 (3)交流识字方法,换偏旁识记“欺”。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体会丑小鸭的心情。交流识记方法:“孤”“笆”采用熟字加偏旁和形声字的方法识记。 |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文,并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第1自然段中写了温暖的阳光下,鸭妈妈在等着孩子们出世。 2.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第一幅插图,了解丑小鸭很丑的样子,相机进行随文识字。 (2)识字时,要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再通过朗读了解大家叫他丑小鸭的原因,从中感知丑小鸭的心情。 3.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文中第二幅插图了解丑小鸭在家里遭讥笑、受欺负的孤单处境。再通过朗读理解“欺负”“孤单”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巩固生字词。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
1.出示本课1~3自然段中生字卡片。 2.重点指导书写“厌、灰”。 (1)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观察、思考:书写时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
1.学生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汇报。
3.观察教师范写,学生尝试书写,互相评议。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两个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蕴含在一笔一画中,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
五、课外拓展,丰厚积淀(用时:2分钟) |
1.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指导复述课文内容。 2.搜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
1.朗读并复述丑小鸭的名字的由来。 2.搜集并阅读安徒生的童话。 |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来复述课文内容。 |
教师批注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复习字词,练习积累(用时:2分钟) |
1.引导学生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组词,选择喜欢的一个词造句。 2.指导尝试讲述丑小鸭名字的由来。 3.板书课题。 |
1.学生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如:灰—灰色 鸭—鸭蛋 厌—讨厌 我讨厌不讲礼貌的孩子。 2.讲述丑小鸭名字的由来。 3.学生齐读课题。 |
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读音准、声音响、速度快。以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机械地读。 2.讲述丑小鸭名字的由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文中插图进行描述。 |
二、品读故事,理解内容(用时:25分钟) |
1.学习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流浪的日子里,丑小鸭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2)引导体会:你觉得丑小鸭快乐吗?幸福吗? (3)观看猎狗的图片,感知猎狗的可怕,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4)引导学生想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会发生什么事? 2.学习第5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考:秋天来了,丑小鸭来到湖边怎样过日子呢? (2)抓住“惊奇”“羡慕”指导学生学习。结合实际体会: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3)识记“苇”字。 3.学习第6自然段。 (1)教师引读第6自然段。 (2)识记生字“僵、亏”。 4.学习第7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丑小鸭遇到了种种不幸,那他后来怎样了呢? (2)指导朗读描写美丽的天鹅的句子。 (3)想一想:丑小鸭变得那么美,他自己相信吗? (4)出示丑小鸭原来的样子,对比朗读。 (5)融情想象: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相交流。 |
1.(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2)学生交流: 生:我觉得丑小鸭不快乐,我是从“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看出来的。 (3)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图片,同学间互相补充启发,感知猎狗的可怕,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想象丑小鸭的经历。 预设: 生1:或许有大灰狼张开血盆大口追赶他。 生2:他或许会摔倒。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同桌读书、交流、讨论,在表演中体会丑小鸭的心情。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汇报,理解并运用“羡慕”一词。 (4)交流识字方法,可以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6自然段。 (1)学生读第6自然段,知道丑小鸭被农夫救了。 (2)交流识字方法。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7自然段。 (1)生拿起笔,一边默读一边画句子。知道天鹅美丽极了,有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2)学生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朗读。 (3)男生读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句子,女生读描写白天鹅的样子的句子。 |
1.学习第4自然段。此环节建议教师不要多讲,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识记生字,理解“讥笑”的意思;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后的种种不幸遭遇,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丑小鸭还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幸。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醒学生不要盲目向丑小鸭学,无论如何不能离家出走。 2.学习第5自然段。教师可出示美丽的白天鹅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直观理解“惊奇”“羡慕”的含义,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实际进行情境模仿演说,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向往与追求,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3.学习第6自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文中,理解“幸亏”一词的意思。也可以设置情境:面对昏倒在冰面上的丑小鸭,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从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4.学习第7自然段。教师可激发学生联想: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此时他会想些什么?趁势也可引导学生自由质疑或教师质疑,提出问题“丑小鸭离开家到底对不对?”让学生先提出看法,再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说说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感受。 |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
1.出示生字。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书写“翅”“膀”。 3.教师范写。请学生思考: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后汇报。 3.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同桌、全班相互交流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
1.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两个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2.教师范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态美,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
1.鼓励学生排课本剧。 2.布置阅读《安徒生童话》。 |
1.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组合排课本剧。 2.阅读《安徒生童话》。 |
关于排课本剧:学生年龄小,排课本剧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根据学生不同差异,合理搭配各组成员;最后指导排练。 |
教师批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