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两首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忽传(chuán zhuàn) 蓟北(jìn jì)
涕泪(tì dì) 漫卷(juàn juǎn)
好还乡(hǎo hào) 即从(jì jí)
祭祀(jí jì) 衣裳(shɑnɡ chá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 jì tì lèi wū xiá
![]() |
luò yánɡ xǐ yù kuánɡ
![]() |
|||
![]() |
|||
三、多音字组词。
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初闻涕泪满衣裳。( )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2.漫卷诗书喜欲狂。( )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遍。 C.不受约束;随便。
3.家祭无忘告乃翁。( )
A.是;就是。 B.于是。 C.你;你的。
五、解释下列词语。
青春: 。 万事空: 。
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知:____________________。
初:____________________。 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漫卷: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
六、默写古诗。
示 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诗,他被后人称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被后人称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喜欲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这种行为表现了诗人情感。
3.《示儿》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在__________时写的诗,此时他最感到遗憾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想法充分体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正误。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仙”。( )
2.《示儿》的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读写模块
九、课外阅读。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次年6月攻进长安。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这首诗正作于途中。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破:被攻破。感时:感伤时局。恨别:悲恨离别。
1.“烽火”原指烽火台,这里指________,杜甫自号______野老,被称为__________。
2.“家书抵万金”中“书”的意思是( )。
A.书写 B.字体 C.书信
3.读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