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情境导入(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后一片废墟,几万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老人、有儿童、还有跟你们一样的小学生……当时,你们是什么心情?
生1:当时我很伤心。因为有那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生2:我也很悲痛。因为有那么多的同胞遇难,这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啊!
生3:我的确很难过。那次地震不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而且让国家也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
师: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送去一份份爱心。同学们,你们当时为灾区奉献自己的爱心了吗?
生1:当时,我让爸爸把我心爱的米奇书包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生2:我也献出了一份爱心,我把我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生3:我当时买了许多学习用品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热诚、乐于助人的心。(课件出示当时货车运送救灾物资的场面)看,这是当时一批救灾物资装在长方体货箱里运往灾区的画面,一个长方体货箱像这样放,你们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我最多能看到3个面。
师:哪3个?
生:我看到了正面、上面、侧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有几个面是露在外面的?
生:有5个面是露在外面的。
师:我们最多能看到3个面,现在怎么有5个了?
生:因为站在我们这个角度只能看到3个面,而这个货箱实际上还有2个面是露在外面的,只是我们站在这个角度看不到,但是我们能在脑海中猜到一共有5个面露在外面。
师:看来仅靠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想,把视线看不到的在脑海中想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
赏析:此片段联系2008年四川省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创设为灾区献爱心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报社会。同时将长方体的特征与学生以前学习的观察物体的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比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揭示课题的意义,为学生学习新知和后面有序地观察作铺垫。
经历过程,探寻规律(教学重点)
师:4个小正方体堆放在墙角,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摆法外,还可以怎么摆?小组同学先摆一摆,再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
生:可能摆出如下几种情况(投影展示)。
师:看着这些立体图形和它们露在外面的面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虽然我们都是用4个小正方体摆的,但是摆的不一样,露在外面的面数也不一样。
生2:有时候露在外面的面数都是9个,但摆的方法也不同。
师:小正方体的数量相同,但由于摆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数也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数相同了,摆法也可能不同。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看一看下面的立体图形,它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课件出示)
生:一共有26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26个面露在外面的?
生1:先看前面,一共有6个,后面和前面一样多,也有6个;右面有5个,左面也有5个;上面有4个,所以就有26个小正方形露在外面。
生2:我用先观察后计算的方法。
6+6+5+5+4=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