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情境导入,激趣增奇(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图形王国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剪纸艺术作品展,你们想去参观吗?(想)
展示作品:
师:你们觉得这些剪纸艺术作品美吗?其实这些剪纸里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赏析:本片段通过让学生欣赏图形,感受图形的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想法,提升了学生对探究剪纸和数学之间的秘密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操作探究中发现数学规律(教学重点)
师:老师剪了一个小人,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学生表述,教师演示并讲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
师:大家说一说把纸连续对折两次,能剪出几个小人?
生:2个。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轻轻展开,并表扬说对的学生)
师:大家说一说把纸连续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人?
生1:3个。
生2:4个。
(教师立刻展示,并表扬说对的学生)
师:把纸对折一次,能剪出一个小人,把纸连续对折两次,能剪出2个小人;把纸连续对折三次,能剪出4个小人,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把纸连续对折四次,能剪出几个小人呢?
生1:5个。
生2:6个。
生3:8个。
师:到底谁说得对呢?下面就请每组同学共同合作剪出一幅剪纸图来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得出答案是8个)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对折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多1,剪出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
生2:剪出的个数存在着一个规律,每次剪的个数都是前一次的2倍。
师:把纸连续对折五次能剪出几个小人?(16个)连续对折六次呢?(32个)
赏析:本教学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规律,培养了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深化了课内知识。学生在剪出连续的轴对称图案的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