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口语义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艺术”,话题围绕三个内容展开,即: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介绍一件艺术品;讲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
2.能够自由交流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增强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畅谈生活、热爱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种艺术或与艺术有关的故事,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难点:能够抓住特点来介绍一种艺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同时准备几件艺术品。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与艺术有关的故事,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上网查询或向专业人士请教一种艺术形式,尽可能地做全面了解。将调查的内容汇总在下面的表格中:
组长 |
|
组员 |
|
调查途径 |
|
||
调查内容 |
艺术形式 |
|
|
艺术品 |
|
||
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
|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品味艺术
1.导语: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几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给你带来了哪些与众不同的感受?(话题开放,个性表达。)你能说出生活中都有哪些艺术吗?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种艺术品的图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泥塑、剪纸作品、艺术体操画面、动画片镜头、播音主持画面。)谁能说出这些艺术的名称?
2.过渡: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艺术,一首动听的歌、一幅优美的画、一部精彩的电影、一尊独特的雕塑等等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去寻找艺术真正的魅力。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艺术入手,初步感知艺术,再通过课件展示精美的艺术作品的图片,让这些艺术作品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颤动,并配以激情的导语,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为学生乐于表达和善于表达作铺垫。
二、交流话题,自由分组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上的一段话,想一想这次口语交际有哪几项内容?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2.你喜欢哪一个话题?你想怎样来介绍你了解的艺术?请选择同一个话题的伙伴一同来完成这个话题,好吗?(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
三、启发谈话,话题引航
1.请大家拿出课前的信息采集卡,介绍一下你采集到的信息。(指名介绍)
2.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流利地表达自己对一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感受时,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呢?
(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相机出示“表达指导”的内容。)
(1)介绍一种艺术形式,一定要熟悉这种艺术形式,才能介绍得全面,如它的来源、分类、艺术价值等。
(2)介绍一种艺术品,要弄清它的出处、样子、蕴含的意义、你对它的情感等。
(3)无论介绍哪个话题,都要尽量做到有条理,重点突出,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话题过大,往往会让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把话题缩小,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逐步提升表达能力。
四、围绕话题,交流表达
1.各小组根据自己所选话题进行组内交流。(做到畅所欲言,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师巡视,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和指导交流。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发言,大家认真倾听,边听边把自己的意见或听到的精彩部分记录下来。
3.个性点评。每名代表发言后,大家对其发言进行评议。教师要对每位同学的发言点评,引导学生做到有条理、有重点、恰当地表达。
五、开放话题,全课总结
从刚才同学的发言中,你感受到了艺术的哪些魅力?你觉得哪位同学的介绍最让你佩服,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开放性的话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生成个性体验和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提升话题表达的质量,让学生不光会表达,还要真心地感受和用心地倾听。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搜集最能表现它们特点的词语、成语、名言等。
教学反思
“艺术”这个词听起来太让人迷茫了,于是教师就鼓励学生把自己美术课上的手工作品、鉴赏课上准备的绘画作品、家中的工艺品带到课堂上来,交流时也就有的放矢了。
活动案例展示
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观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更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剪纸的线条可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千刻不落,万剪不断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2.构图造型图案化。在构图上,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可以把多种物象安排在一个画面上。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要做到线条的连接自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4.色彩单纯、明快。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要求在对比色中求谐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