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两首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选字填空,并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莫——模 腊——蜡 浑——荤 疑——凝
![]() |
![]() |
||||||
![]() |
![]() |
||||||
走 月 身 怀
二、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不是无圆无故迟到的孩子。( )
2.这种花只在悬崖峭璧上开放。( )
3.我们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蜡月。( )
句子模块
三、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理解完成练习。
1.小红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指点了一下,小红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老师常用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我们习作时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
3.《游山西村》以一个“______”字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景象,刻画了农民________的品性。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人好客的盛情。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一定的哲理,形容陷入______时,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____________的信心。
读写模块
五、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__________看成岭____________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不同。
不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题”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4.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B.去山中游玩时,无论走多远,换多少地方都没办法看到山的全貌,因为山太大了。
5.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练笔。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你一定明白了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请拿起笔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一写对其中一个哲理的感悟吧!
参考答案
一、莫 腊 浑 疑
二、1. 圆 缘 2. 璧 壁 3. 蜡 腊
三、1.猪。 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2.似;好像。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好像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四、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游 淳朴、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困境 克服困难
五、1.横 侧 远近高低 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苏轼 书写,题写 3.横 侧 远 近 高 低 4.A 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