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45%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不仅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文本自身富有教育性和语言表达美的特点,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文题突破”——引领学生扣住文题引发疑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结果怎样?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由点及面,由事及理,渐次深入。2.采用以读为本、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读语言表达之妙、语言文字之美,并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文本语言,模仿运用文本语言仿说、写,甚至进行激烈地思辨对话,让教材中的文字立起来,活起来,并最终纳入学生自身的语言中。同时,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中逐步“悟”出文本蕴含的教育深意,指导道德的实践。

学前准备

1.上网查阅作者的资料,了解美国的《钓鱼法》,制作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预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揭题释题,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红笔书写必须,引导学生猜猜此用意,随机理解必须

2.引导学生说说从课题中获得的信息。

 

 

3.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4.导入: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课题,猜猜老师用红笔书写必须的用意。换词理解必须就是一定要。用红笔写是为了突出、强调,表示一定要放鱼,不容商量。

2.交流对课题的理解:是爸爸说的一句话,是引用,要加引号。更加突出了一定要放鱼的意思和语气。

3.学生质疑:这是一条怎样的鱼?爸爸为什么一定要汤姆放掉这条鱼?最后汤姆放掉了吗?

4.生自由读课文。

1.读句子,完成练习。

爸爸_______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2)在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3)必须换一个词。

(4)通过预习,你知道句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

二、认读字词,朗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指导初读课文,要求:标注生字词,读准读通。

2.指导自学生字词,要求:(1)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生字词,师生点评正音。

3.指导读通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激励用心自读;(2)分层检查朗读,概括层意;(3)指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钓鱼、放鱼以及事后的表现合并起来说一说;点明方法:概括课文内容可以合并层意或者按照

1.放声自读,读准读通,标注生字词。

2.自学生字词:(1)同桌合作,互查互纠认读表中的生字,联系课文组一个

词。读错的要用笔圈出来,再读一读;全对的画颗星。(2)回忆课文,给生字组一个词。

3.朗读课文:(1)同桌合作放声自读,互查互纠;(2)指名分层朗读,简述层意:第一层(14自然段)四名同学朗读;用一个字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再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钓鱼,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的句式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二层

(512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再

2.选择正确的读音。

(mínɡ mín)

(cuí chuí)

(zhūn zūn)

(bèi bēi)

(ěr rě)

(zǎn zhǎn)钉截铁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

(1)________钓到了一条________的大鲈鱼。

(2)爸爸________要求汤姆_____

___大鲈鱼,汤姆________

(3)从那以后,汤姆________爸爸那句话:______________

 

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4.引导解答课始三个问题。

 

 

 

 

 

男女生分角色读;用一个字概括(),再按“谁让谁放鱼,爸爸为什么让汤姆放鱼,汤姆是怎么做的”的扩句法概括层意;第三层(13自然段)分组读四次;交流层意:事后,汤姆一直铭记着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自由练说;指名交流;听教师小结,明确方法;小组交流。

4.师生交流课始三个问题:(1)这是一条汤姆从未见过的大鲈鱼;(2)因为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也可以用爸爸后面的一句),所以爸爸要汤姆放掉大鲈鱼;(3)汤姆很不情愿,但是最后还是放了。

4根据上面的三句话给课文分成三部分,用//标记。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汤姆在晚上10点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

(2)爸爸让汤姆把大鲈鱼放掉,这是因为还不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  )

(3)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那是因为他再也没有钓到那么大的鲈鱼了。(  )

三、读钓鱼,学钓鱼(用时:10分钟)

1.指导品读鲈鱼之大,画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2.指导品读汤姆高超的钓鱼技术:(1)自读第24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汤姆钓鱼技术的高超。

(2)读一读,做一做。

3.指导学钓鱼:(1)出示词语(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觉察动静 弯成弧形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水面 从未见过)要求快速熟记词语;(2)汤姆换成,把

鲈鱼换成自己想钓的

鱼,用上述词语说一说。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1.品读鲈鱼之大:(1)自读课文,标注出鲈鱼大的词句。(2)同桌交流,再读句子,用朗读表现鲈鱼的大。直接描写鲈鱼之大:“鱼竿弯成了弧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间接描写:“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人物的心理)赞赏的目光(人物的神情)小心翼翼、拖出(人物的动作)

2.品读钓鱼:(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圈画字词,再读读演演;(2)师生交流,读读演演,随机理解涟漪(微小的波纹):第2自然段中一连串的动作,

轻快娴熟,表明技术高超;第3自然段中觉察动静”“一阵惊喜”“一定

有大家伙上钩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表明汤姆钓鱼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读出汤姆的自信与惊喜;第4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拖出水面表明汤姆很有经验,技术高超,学着做做小心翼翼地拖的动作,体验收鱼的兴奋、紧张的心情。

3.学习钓鱼:(1)快速熟记词语;

(2)自由练说。

4.品读环境描写:(1)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理解夜幕初垂,感受明月东升的幽美、浪漫。

6.读句子,填上恰当的动词。

来到河边,我(  )下鱼篓,把鱼饵(  )上鱼钩,然后(  )起鱼竿,把钓线(  )向远处。鱼饵(  )破水面,(  )入水中,河面(  )起一圈圈涟漪。

7读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汤姆一阵惊喜   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 

(2)哇   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8填上合适的量词。

(  )明月 一(  )鱼竿

(  )鲈鱼 一(  )惊喜

(  )涟漪

9.“夜幕初垂的意思是(  )

①流传;东西的一头向下;将近。

10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识记生字,练习书写(用时:10分钟)

1.指导识记生字:(1)示范指导:拆解法识记(千、艹、二);“规”(夫+见,大丈夫之见解);比较法识记形近字,例:(2)组织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指导书写:(1)引导回忆练字三步骤;(2)引导学生注意相同笔画在同一汉字中的变化以及不同生字中的异

同。

 

3.布置作业:模仿课文写《钓鱼》。

1.识记生字:(1)认真观察所举范字,

掌握识字方法;(2)独立观察,结合自己的识字经验,借鉴老师指导的方法识记生字,再与同学交流识字妙法;

(3)互相考查生字的识记效果;(4)书上描红。

2.练习书写:(1)回忆练字三步骤:观察结构的分布,找出关键笔画,首笔定位;(2)观察教师板演,体会横画的长短变化;(3)观察生字的特点及生字间的联系,试着区别拖、允、规、毫竖弯钩的异同等;(4)习字册练习描、仿、临;(5)展示交流,修正练习。

3.完成小练笔《钓鱼》。

11.选词填空。

钓 钩 垂(  ) 鱼(  )

竿 杆 鱼(  ) 栏(  )

允 充 (  )足 (  )

毫 豪 文(  ) 丝(  )

拖 托 (  )地 委(  )

未 末 (  )日 (  )

12猜字谜:

(1)千棵草,土中出。——(  )

(2)大丈夫之见解。——(  )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巩固,复述钓鱼(用时:5分钟)

1.发下练习纸,指导填写,组织校对订正,感情朗读。

2.指导运用词串复述汤姆的钓鱼过程。

1.在练习纸上填写,校对订正,再有感情地朗读词串,边读边想象画面。

2.看着词串复述汤姆钓鱼的过程:自由练说;交流汇报。

1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字,再读读。

夜幕初(  ) 小岛(  )

套上鱼(  ) 甩起鱼(  )

(  )破水面 (  )成弧形

(  )出水面 从(  )见过

二、角色朗读,体会心理(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朗读爸爸的话,思考爸爸为什么要汤姆必须放掉这条大鲈鱼。

(1)提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画出爸爸说的三句话,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抓住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补充介绍美国的钓鱼法,解决学生的疑问。(3)扣住不管…………”理解严格遵守规定。

2.指导朗读爸爸的话,抓住必须”“”“不管…………”以及提示语

”“斩钉截铁等词体会爸爸说话时坚定的语气。

3.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汤姆心情变化的四句话,体会汤姆对大鲈鱼的不舍。(1)PPT出示四句话,提出自读要求:

读句子,圈画出关键词句,

用恰当的词表示汤姆的心

情。(2)引导互动交流,指导完成活动卡。(3)小结汤姆的情感变化,点明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作用。

4.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1.讨论交流放鱼的原因:(1)默读课文第512自然段,画出爸爸的三句话。(2)读三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讨论疑惑之处,如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是什么

意思?

2.朗读爸爸的三句话,体会爸爸坚决的、不容置疑的语气。(1)自由练读。(2)汇报交流、理解:低沉声音低,但非常严肃认真;斩钉截铁这里是说爸爸说话时就像斩钉子截铁棒一样坚决果断,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3.品读关于汤姆心理变化的四句话,体会汤姆对大鲈鱼的不舍。(1)自读句子,边读边体会,圈出关键词句或是印象最深的词句。(2)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3)师生互动交流,

抓住描写汤姆动作、神情和心理的词句谈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示心情,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感受。如第一句抓很不情愿体会汤姆当

时十分生气。第二句抓住没有”“也没有体会汤姆的侥幸心理。第三句抓只好”“慢吞吞体会汤姆的万分

无奈。第四句抓“叹了口气”“这辈子再也”体会汤姆的遗憾。

4.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互动点评;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允许钓鲈鱼的时间是_______

____________

(2)爸爸__________地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你觉得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爸爸。

15.“允许的近义词是(  ),用允许写一句话: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完成学生活动卡(见活动卡设计)

 

三、品读一直,明白道理(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爸爸让汤姆放了他从未见过的大鲈

鱼,他恨他的爸爸吗”这样的问题读第13自然段。

2.组织讨论,抓住两个一直引导学生理解汤姆铭记在心的是什么。他放掉的是这辈子再也没有钓到过的大鲈鱼,收获的是什么?

 

 

3.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不管…………”说说自己对规定的实践。

1.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完后汇报交流:汤姆恨爸爸吗?如果不恨,那又是为什么?

2.互动交流:(1)汤姆没有恨爸爸,相反他很感激爸爸。(2)汤姆铭记的是爸爸的教诲: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3)他放掉的是大鲈鱼,但是他收获的是一个做人的准则:诚信做人;爸爸让他学会了在诱惑面前始终都能做到严守规则。(4)想象汤姆不管…………”的道德实践。

3.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不管…………”交流自己以后应该如何做到严格自律,遵守规则。

17.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1)汤姆铭记在心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时,他的耳边就回响起爸爸坚定的话语;当____

__________时,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出那晚的情景……

18联系生活,想一想,再写一写。

不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全课总结,拓展升华(用时:10分钟)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汤姆会对爸爸说些什么:每每想起那晚的情景,汤姆总是感慨万分。如果你是汤姆,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2.引导学生从受到的教育和语文学习两方面说说学完这一课后的收获。

3.布置作业:

(1)试卷发下后为题写一写回到家的情景,注意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

(2)推荐阅读《中彩那天》。

1.完成练笔:(1)用心写下想对爸爸说的话;(2)展示交流,修改。

 

 

 

2.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畅谈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收获。

 

3.完成作业:

(1)完成小练笔《试卷发下后》。

(2)课后阅读《中彩那天》,读完后和家人或小伙伴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19.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想起那晚的情景,汤姆总是感慨万分。如果你是汤姆,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想对爸爸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卷发下后为题写一写回到家后的情景,注意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百度统计 2017-7-22 王海龙添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