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图示的作用,明确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教学重点)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呈现出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画的示意图,你们能说出图中每一步的意义吗?
生1:这幅图模拟了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要把200本书分放到每个书架的每一层。
生2:我还能看出这200本书分的顺序,先平均放到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可以放100本,再把100本书平均分成4份,放到书架的每一层上。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清楚,说明这位同学的示意图画得很成功,他对题意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吗?试试看吧。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刚刚的观察理解列出算式。
师:大家的算式列好了吗?展示一下吧。
生1:我列出的算式是:200÷2=100(本),100÷4=25(本)
师:能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生1:表示先求平均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列的是综合算式:200÷2÷4=25(本)。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吗?
生2:我这个算式跟生1的算式意义相同,所以应该从左往右算。
生3:我列的算式是200÷(2×4)=25(本),先求两个书架共有几层,再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2×4表示什么呢?为什么要加上括号?
生3:2×4表示两个书架共有多少层,因为这是一个乘除混合算式,所以要想先算这一步就要加上括号。
师:也就是说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如果不加括号就应该从左往右算,有括号的就要先算括号里的,对吗?
生3:对。
师:通过刚才的列式计算,谁能总结一下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在没有括号的时候要从左往右算,有括号的时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赏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经历连除运算顺序的认知过程,淡化了运算的枯燥性,积极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习方法,突破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