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
课型 |
新授课 |
||
设计说明 |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首先创设了小红一家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由于小红的爸爸和收银员不同角度的不同需要,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需要来选择解题策略,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选择策略的必要性。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拉近了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分析具体情况,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
一、推陈引新,揭示课题。(6分钟) |
通过复习以前学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分析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活动见教学片段一) |
回忆以前学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精确计算和估算。 |
1.笔算下面各题。 245+458= 812-567= |
||
二、解决问题,探究策略。(20分钟) |
1.课件出示销售清单,引导学生从清单上获取一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从获取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才够,需要精确计算还是估算? 4.引导学生先估算出每件商品的价格,再计算。 5.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6.组织学生讨论:收银员收钱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列式? 7.组织学生列竖式计算558+225+166的结果。 8.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时列两个竖式计算简便还是列一个竖式计算简便? 9.回顾与反思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
1.观察后集体交流。 2.思考后汇报: (1)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3.思考后回答问题: 问题是求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知道每件商品的大致价格就可以了。 4.空调扇的价格大约是560元,学习机的价格大约是230元,护眼灯的价格大约是170元。 560+230+170=960(元) 5.需要利用每件商品的价格来解答。观察销售清单可知:空调扇每台558元,学习机每台225元,护眼灯每盏166元。 6.讨论后汇报:需要精确计算。把这三件商品的价格加起来,用连加计算,列式为558+225+166。 7.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8.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列一个竖式计算简便。 9.思考后集体交流。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要求比较准确时,就要精确计算;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不要求比较准确时,可以估算解答。
|
2.估算。 204+198≈ 985-582≈
3. (1)蓝天幼儿园的王园长买了一部滑梯和一个跷跷板,应付多少钱? (2)如果买上面的三样物品,大约要准备多少钱? 4. 从邮局到花园小区,走哪条路近? |
||
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10分钟) |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 2.完成教材46页12题。
|
1.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反馈。 2.先明确题意,再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
|
5. 乐乐家有210张光盘,怎样买光盘架比较合算? |
||
四、总结回顾,拓展策略。(4分钟)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
教师批注 |
|
|
|
||
板书设计 |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估算: (2)精算:558+225+166=949(元)
![]() 答:小红的爸爸应准备960元。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