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97%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写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本课剧情简单,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应以读为本,以演代讲。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对词句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寓于朗读训练中。指导学生读懂剧本,读出人物性格特点,为排演话剧做好准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重点词句的课件。(2)有关戏剧、剧本的知识。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查找资料,了解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大夫等的职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直接导入,介绍剧本

1导言:上篇课文里,我们读了公正无私的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

2.师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了解公仪是姓,和前面课文里学到的诸葛亮的姓是一类,都属于复姓。

(2)指导书写题目中的生字——“。强调最后一笔为竖折。学生书空并练写。

3.介绍剧本特点。

(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2)介绍剧本(特别是独幕剧)的特点(课件出示):剧本开头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待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待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只有一幕。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的对话。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剧本,不了解剧本的特点。因此,在深入了解内容之前必须先要让学生了解剧本和其他课文有什么区别,掌握阅读剧本的方法,这样才能很好地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为下面的理解剧本内容,感悟人物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情

1过渡:剧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大家读完课文,就能找到答案了。

2.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朗读生字及课后练习3词语。读准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2)指名说说怎样写好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字第八画是个长横,使整个字保持平衡;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个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二笔为点。

(3)齐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预设:

1公仪休拒收了谁的礼物?

2他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3公仪休明明是喜欢吃鱼的,为什么又要拒收鲤鱼呢?

4公仪休为什么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和感悟,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了活动要求,自主参与合作,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练兵场。然后再产生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三、再读课文,了解人物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剧中分别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围绕什么而发生的?

2.学生交流,提炼小标题。(师随机板书:极爱吃鱼 拒收鲤鱼 拒收原因)

3.学生快速自由读课文,根据板书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刚刚读过的课文进行梳理,自主归纳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品读剧本,感知公仪休极爱吃鱼

1.课件出示: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圈画出重点词句。

2.指名交流。根据回答,课件出示:

“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1)引导学生抓住实在是鲜美”“一顿就吃光了读好第一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心满意足

①什么是心满意足?给它找个近义词。(称心如意)

②你什么时候会心满意足呢?指导学生用心满意足造句。

(3)说说从只要…………”“心满意足体会到什么?(极爱吃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公仪休极爱吃鱼。

4小结过渡: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既然公仪休这么爱吃鱼,那为什么又对管家说自己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吐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设计意图:语文来源于生活。当把学生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曾有过的相同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时,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了,这为体会人物性格,培养语感提供了有利时机。

第二课时

一、释疑入境,学习新课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什么?(两条活鲤鱼)古时候的鲁国,水产品奇缺,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再说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可公仪休为什么不收呢?他的学生子明和我们同样感到很不理解,谁能找到子明的疑问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指名读子明的话,课件出示: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3.师及时评价、鼓励,指导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初始,教师就以疑入手,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并能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单刀直入子明的话。这样以预设引路,为后面学生自主解疑埋下伏笔,为课堂中的精彩生成留出更大空间。


·
·
·
·
·
·
·
·
·
·
##百度统计 2017-7-22 王海龙添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