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54%

2.数一数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基于以上目标,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每组1袋小棒(100根),10根皮筋、100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100个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方法预设:

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地数,还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师:是呀,我们一个一个地数,数到99,下一个数是几?(是100

 揭示课题: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数数,而且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今天我们专门数一些数目较大的物体,看看你想怎样去数?能数正确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数能力,温故知新。

 二、探究新知

 1.数小棒。

  师(出示课件):大家请看大屏幕。你能数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认一认。

 学生数小棒。

 学生汇报:

 生:我知道一捆是10根,先数了多少捆,就是几十根,接着再数剩下的,就知道有多少根了。一共有100根小棒。

师:这种方法不错。我们只数一下没捆成捆的,一共有多少根? 

生:一共有10根。 

师:如果我们再把这10根捆成一捆,现在数一数有多少捆? 

生:10捆。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 

发现预设: 

发现1:一捆有10根,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十个十个地数,一共有10个十。

   发现2:把它们都捆起来也是100根。1个十是10,两个十是203个十是3010个十就是100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数小棒活动,我们有了非常重要的发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100 

2.数小方块。 

师:现在请大家把学具袋中的小方块倒在桌子上,想办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看哪些小朋友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独立操作。

师:现在大家数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块? 

方法预设: 

方法一:我一个一个地数,把10个小方块摆成一行。(上台展示自己的做法)99个再添1个就是100个,正好是十条了。10个十也是100

 (师出示课件直观再现学生的数数方法)

 方法二:我是先把这些小方块每十个摆成行,数了数一共有10行,因为10个十是100,就知道是100个了。

 教师小结:大家的方法很好,经过整理,我们把小方块10个一行,10个一行地整理好了再数,就容易多了。(结合课件直观再观学生的数数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10个捆成1捆,把10个摆成一条的过程。

3.探究再添几个是100

师:请同学们看这里(出示课件)。数一数,再添多少根就是100根了?


·
·
·
·
·
·
·
·
·
##百度统计 2017-7-22 王海龙添加
返回顶部